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新竹漢藥研究會」漢醫依附漢藥材的忠實實踐者—李清標

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對台灣的醫療政策是廢漢醫,存漢藥,引進西醫。在此背景之下,漢藥店與漢藥材買賣生意持續成長,增加了政府稅收。而漢醫雖然被壓抑卻並未消失,而是以漢業漢藥組織與漢藥研究會的形式,依附在漢藥材業之下,使漢醫得到延續。
 李清標,1889年出生於竹塹北門外,從小修讀漢文,曾經開設漢文私塾傳授古典文學與漢文。1926年他加入新竹漢藥研究會第一期修業,加上本身的漢文化底蘊,精研漢藥與漢藥材,並以漢醫行醫。他研製的破傷風藥方與新鮮鐵粉補血藥方,都是傳世數十年的漢醫良藥,救治無數病患。
綜觀李清標一生行醫,成功實踐日治時期「新竹漢藥研究會」的初衷:漢醫依附於漢藥材,使漢醫不被大環境給淹沒,而能在台灣社會延續發展,對漢醫的延續,功不可沒。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張德南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9/12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