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對台灣的醫療政策是廢漢醫,存漢藥,引進西醫。在此背景之下,漢藥店與漢藥材買賣生意持續成長,增加了政府稅收。而漢醫雖然被壓抑卻並未消失,而是以漢業漢藥組織與漢藥研究會的形式,依附在漢藥材業之下,使漢醫得到延續。
李清標,1889年出生於竹塹北門外,從小修讀漢文,曾經開設漢文私塾傳授古典文學與漢文。1926年他加入新竹漢藥研究會第一期修業,加上本身的漢文化底蘊,精研漢藥與漢藥材,並以漢醫行醫。他研製的破傷風藥方與新鮮鐵粉補血藥方,都是傳世數十年的漢醫良藥,救治無數病患。
綜觀李清標一生行醫,成功實踐日治時期「新竹漢藥研究會」的初衷:漢醫依附於漢藥材,使漢醫不被大環境給淹沒,而能在台灣社會延續發展,對漢醫的延續,功不可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