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丕吾,1924年8月18日生於湖南省桃源縣熱市鎮華林村,為家中么子。自幼雖然家境貧寒、但其父親認為教育是成材的基礎,堅持將其送入私塾,後於八年抗戰期間,父母因病相繼逝世,而轉由其長兄龍丕林撫養。在當代社會的潮流下,兄長們認為比起私塾,接受新式教育才能獲得更加光明的前程,因此龍丕吾在協助兄長籌得學費後,前往離家近二十里的明月中心小學就讀。
抗戰勝利後,龍丕吾考取湖南平陽初級中學,並於1947年6月畢業。畢業後雖有升學的想法,但迫於經濟壓力,只得任教私立九龍小學,後又於桃園縣政府工作。當時正逢國共內戰,經濟蕭條,百姓生活艱苦,為了不造成家中負擔,龍丕吾決定離鄉背井報考青年軍,由於吃苦耐勞、表現優異,於1948年10月25日來臺駐營後,受長官保送陸軍幹部訓練班受訓,並於結業後分派至八十軍軍官團第三大隊,負責辦理人事細項。日後先後調職於國防部第二廳、政治部、國防會議議事組工作,最後於1958年7月6日以上尉速記員的身分退伍,而後轉至臺灣省政府新聞處工作,擔任新聞聯繫暨公共關係股長一職。
據長子龍贊良所述,龍丕吾一生盡忠職守,為人耿直勤奮,並以身作則、教育子孫,實為龍家的典範;因此龍贊良對於父親的教誨恪守不渝,也期勉龍家後代循途守轍、謹記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