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檔案為孫殿英侍衛王廷獻的口述訪談,2021年(民國110年)6月8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郭冠佑訪問記錄,地點位於桃園市中壢區的王家。1920年代末期中國軍閥混戰,各地常有土匪橫行。1925年(民國14年)生的王廷獻,家鄉在河南省正陽縣寒凍鎮後屯村,在他印象中,村子曾遭遇多次土匪來襲。
王廷獻在訪談中表示,當時三、五人一群就可以組成土匪團,他們進村後只要對空鳴槍,村民都會爭相跑去郊外躲藏,直到土匪搶完離開後才回村收拾。1931年(民國20年)王廷獻六歲時,有次土匪搶劫,他的父親背著他躲進高梁田藏匿,才幸運地逃過一劫。
談到土匪的組成,王廷獻說道:「其實土匪都是在地人,因此不會殺人,主要就搶糧食、彈藥與其他物資而已。」但偶爾還是有傷亡的意外發生,因此,後來村民也組成紅槍會自保,王廷獻的父親與叔叔王鴻禮都有參加,後來對土匪進行幾次反擊。
根據資料顯示,正陽縣在駐馬店與信陽縣之間,屬於豫南地區。在軍閥混戰的年代,河南省淪為四戰之地,除了造成經濟殘破與社會秩序的動盪之外,更使得許多逃兵與無業流民組成土匪,使用部隊中流出的槍枝。不過由於土匪的主要組成都是當地人,自然也受到當地社會規範與宗族力量所束縛,因此除非必要,否則不會造成人命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