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為陸光一村張傳留口述訪談,2021年9月4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地點在新北市五股區陸光新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共內戰正式開打,生於1933年的張傳留因此離開家鄉。
張傳留在訪談中表示,他從小在安徽來安縣水口鎮長大,父親張厚城在軍隊擔任文職人員。張傳留12歲前在水口鎮讀小學,國共內戰爆發時,報紙中戰亂消息傳得非常嚴重,但家鄉還未受到影響。1948年,時局越來越緊張,張傳留的父親帶著他參加精兵部隊,離開來安先到蕪湖,因為南京大橋還沒完工,他再搭渡輪到浦口,又回到蕪湖,暫時駐紮在那。
張傳留說道:「跟著部隊一路往南走,小孩子也不用做事,但父親因為年紀大,他決定留在蕪湖。」張傳留仍繼續跟著部隊,經過湖北、江西、浙江,解放軍在部隊後追擊,他最後來到福州平潭島,曾短暫待過海上幾個小島,最後搭乘貨船離開中國來到臺灣,回憶在船上的日子,張傳留說:「待在船艙底下,沒有吃的也沒有喝的,暈船就吐,船上人很多」。張傳留離開家鄉,經過40多年,直到1987年政府開放探親後,才有辦法回家。但家鄉早就人事已非,許多的親人再也看不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