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為憲兵眷屬李新麗語音訪談,2021年(民國110年)8月15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劉孟芳紀錄,地點位於桃園市中壢區周亞中家中。
李新麗的父親李喆夫是陸軍上校,當時恰逢陸軍總部從臺北搬遷至龍潭,當時的龍潭交通不便又離臺北過遠,因此許多文書約僱人員辭職,因李新麗家住中壢,父親便介紹她去考試、面試,李新麗完成高中學歷後於1972年(民國61年)就直接去陸軍總部上班了,直到2007年(民國96年)才退休。
李新麗在訪談中指出,她當時在後勤司令部上班,每天坐交通車至龍潭,主要是做文書處理的工作,擔任資料處理員,每天需管理帳戶和軍中後勤的裝備。李新麗說道:「文職的工作時間很固定,人員流動率也不高。」她因為工作穩定,認識在總部工作的憲兵周亞中後,二人在1976年(民國65年)結婚,婚後育有一子一女。李新麗說:「當時,因為軍中並未有托育的場所,白天上班,小孩便交給母親幫忙帶,晚上回家再接小孩自己帶。」
談到身為職業婦女,再加上軍眷身分,教養孩子是否很辛苦,李新麗笑著說:「相較於現今社會婦女可能選擇不生或少子的狀況,當時也沒有想太多。因為從小就過慣了辛苦的日子,邊工作邊育兒不算什麼,母親也會幫忙。」
李新麗回憶,那時候人情味比較濃,請保姆還沒有那麼嚴格的法規,身邊的同儕若有生子也會請保姆或左鄰右舍幫忙帶,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了。最後,李新麗感嘆地說:「真的時代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