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大圳自1920年開工已屆百年,時至今日,這座水利設施依然是嘉南地區重要的灌溉設施,其背後是百年來水利職人日常維繫與經驗傳承的結果。他們的故事,值得被細細紀錄。
烏山頭水庫,為嘉南大圳的水源命脈,1920年開始興建,1930年完工,供應嘉南平原灌溉用水。在烏山頭水庫興建時,需要先將水庫內的水排放至外面以便施工作業,方有烏山頭施工導水隧道的開鑿。
至烏山頭水庫興建完成後,此隧道便另做他用,於其中埋入鋼管作為送水隧道。踏進隧道,便能見到兩條平行的巨大的送水鋼管,貫穿大壩底,與日治時期的設計圖相比對,便能清楚看見隧道的結構,可說是重返了百年前的歷史現場。
靠近隧道出口處有一條目前設有柵欄的水道,以往若隧道淹水,可以將水緊急排放至官佃溪的水道,目前因為淤積而無法發揮以往的功能,只能用抽水的方式將水抽至舊送水口排出。在隧道深處,尚有一放置兩座大型蝴蝶閥的隔間,在隔間的入口處天花板,挖有一個大洞,其下有一座梯子供人往上攀爬,對照日治時期的設計圖,可知此洞位於壩體的正中間,為緊急逃生通道,工作人員在隔間內操作放水,若隧道已經淹滿水,便能於此處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