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陸光一村彭春妹訪談錄:陸光一村的日常生活

影音為陸光一村彭春妹口述訪談,2021年8月17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地點在新北市五股區陸光新城。陸光一村於1965年完工,村內有800戶,是新北市最大的眷村。753號住戶彭春妹一家在1965年搬進陸光一村,彭春妹在訪談中表示,陸光很荒涼,沒水沒電很鄉下,由於當時只有一個小孩,被配給到丁種眷舍,屋內只有8坪而已。彭春妹說:「 我們家是第三間,後面空地到廚房有加蓋。」陸光一村自己有菜市場,彭春妹回憶,民義路的馬路上也有攤販,賣豬肉、雞等等,後來拆掉變成老人活動中心,老人家會在裡頭下棋拉胡琴。1981年前後,因位房子空間太小不堪使用,彭春妹一家搬到對岸五福路的公寓,眷舍無償借給村內劉姓裁縫師一家,後來再讓隔壁曹姓鄰居的小孩當新房用。談到借房子給鄰居住,彭春妹說道:「曹伯伯拿10萬塊給我想跟我買,我跟他說不賣,想說房子空著也是空著就讓他住,他說不然押給他,那10萬我只好暫時收下,後來村子改建再還10萬給他。」傳統眷村人純樸團結的精神,從租借房子的小事中便能看得出來。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胡朝欽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1/08/17
  • 媒體類型
    影片
  • 參考資料
    胡朝欽訪問、記錄,〈楊修慶先生訪問紀錄〉(未刊稿),2021年8月17日,於新北市五股區陸光國宅楊家。 胡朝欽訪問、記錄,〈彭春妹女士訪問紀錄〉(未刊稿),2021年8月17日,於新北市五股區陸光國宅楊家。 何思瞇,《臺北縣眷村研究調查》,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1。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文史工作小組編,《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臺北縣: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2010。 粱銘剛,《憲光二村─昨日今時》,桃園:桃園文化局,2018。 李廣均,《眷村保存與多元文化的社會分析》,臺北:遠流,2019。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點
    拍攝地點
    新北市五股區陸光一村 (121.429982, 25.08897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