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賜串勞苦養家三十年後,美崙坡上的介壽新村,曹家的老宅也漸漸迎來空巢期。曹賜串的家人們後來都搬出去了。他經過幾次婚姻的姊姊,最後帶著新生的孩子搬離眷村,彷彿呼應著八○到九○年代的眷改計畫;許多介壽新村的空軍眷屬,也陸續搬到了新建的民意社區和其他國宅,除了少數三四戶設法從軍方處購得了地權,幾年後再轉租給別人。曹賜串一家最終搬回介壽眷村,顧著老家的房子,看整個村落再回到他們剛搬來時,一村十來戶的幽靜景象;如今的住戶有像曹家這樣住得最久的一戶,也有新承租的藝術學院學生,和幾個來自不同背景的房客。在花蓮海邊漁村長大的曹賜串,是戰後初期那十戶之一。他的一生離不開海濱這個各族元素混雜的日式聚落。在彷彿慢慢從歷史與時間中靜默「神隱」的介壽新村裡,他講述的故事,是對這獨特村落發展歷程的珍貴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