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商號創辦人虞際唐隨著「雲南反共救國軍」加入泰緬孤軍部隊於1953年第一批來到台灣,幾年後退伍,當時與幾位雲南老鄉,輾轉來到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光復溪河岸地,覺得這裡與雲南老家的地理環境相似、鄰近光復糖廠交通商業機能方便,一群剛退伍的雲南老鄉在此落因地生根,當時開墾山丘地於光復鄉大全村河岸地邊緣山間,集體開墾安頓共食。
此圖為當時居住大全村附近老鄉的合影,照片中蒙有智(前排左一)、蒙有量(前排左二)、李開禎(前排右一)、王世華(後排左一)都住在大全村的光復溪旁沿著山邊搭建小屋,過去該區俗稱「水管頭」。老鄉們會一起相約吃飯,休閒時打打麻將。河岸邊的老鄉與虞際唐(前排右二)的雜貨店對河相望,老鄉們會自己搭便橋,方便到對岸雜貨店或是光復鬧區採購生活用品。若是當時沒有橋就會按著方位沿著比較淺的地方涉水而過,虞會璋回憶過去曾經越過河邊去把和老鄉打麻將太投入的父親虞際唐帶回家吃飯。
此圖為當時居住大全村附近老鄉的合影,照片中蒙有智(前排左一)、蒙有量(前排左二)、李開禎(前排右一)、王世華(後排左一)都住在大全村的光復溪旁沿著山邊搭建小屋,過去該區俗稱「水管頭」。老鄉們會一起相約吃飯,休閒時打打麻將。河岸邊的老鄉與虞際唐(前排右二)的雜貨店對河相望,老鄉們會自己搭便橋,方便到對岸雜貨店或是光復鬧區採購生活用品。若是當時沒有橋就會按著方位沿著比較淺的地方涉水而過,虞會璋回憶過去曾經越過河邊去把和老鄉打麻將太投入的父親虞際唐帶回家吃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