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吳冰雲先生拍攝,拍下了當時空軍同機同僚出任務後在飛機前的合影照片。照片中有12位,吳冰雲先生的兒子吳憲輝協助追查照片中之人,找到了以下的資料:『家父出任務回來,照片經過這幾天謝詢問連同家父只知道3位,家父是第一排最左邊,第一排左邊第三位名字鄭傑漢,後面右邊第三位名字陳湘。B-24有機員12位(正副駕駛2位、射擊士6位、通訊士、領航員、機工長、照相士);陳湘及鄭傑漢是射擊士。』
八大隊空軍剛撤退至台灣時,空軍的任務要回到大陸進行地形探查、轟炸等業務。當時我國空軍於領域空權上仍有優勢,因此安排空軍機隊返回大陸執行例常性任務。空中攝影亦是經常執行的任務之一,每次執行任務時飛機上配合的組員就是有這些的職務成員,隨著對岸的空防實力愈趨完善時,任務就愈趨困難。每每一聽聞有我方空軍飛機遭擊落、或是其他意外事故,往往就是許多新竹空軍眷村家庭悲傷的開始,吳憲輝在與民眾導覽這張照片時,往往都會跟民眾提及這一段的往事。
照片中的飛機是隸屬八大隊轄管的B-24轟炸機,B-24轟炸機在我國空防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中華民國空軍與B-24的交集始於1943年,正式機組員由中華民國空軍第八大隊抽調飛行機組人員與相關技工至美國進行訓練,這批換訓人員稱為八大隊30機組。1949年5月,八大隊派出6架B-24在平津戰役棄守的北京南苑機場,隨後八大隊撤往臺灣。1949年7月開始執行轟炸南京、上海等任務,為1949年-1953年上海空戰早期國軍主力空襲機種。1950年代初,八大隊剩餘的B-24一直作為轟炸華中與華南沿海城市的主力轟炸機,但是在蘇聯進駐上海協助防務後,八大隊的耗損開始趨重。至1953年5月時,B-24全數除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