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臺中地區學院美術_張惠蘭_2004年後女兒的日常生活

1965年出生。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前往法國,取得圖魯斯米亥第二大學造型藝術碩士,圖魯斯高等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DNSEP)、圖魯斯米亥第二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階段(DESS)環境色彩研究,獲頒法國文化部兩項高等專業研究文憑。

現為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副教授。曾任曾任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兼藝文中心主任、俄羅斯國立維洛特卡人文大學(Vyatka State Humanities University)交換教授、橋仔頭糖廠藝術村藝術總監與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理事長。擔任藝術教育者的張惠蘭,同時具有藝術創作者、獨立策展人身分,亦從事藝術展演的策劃。

張惠蘭的個人創作關注女性自覺以及一種私密性及社會有關的日常藝術,常以不同屬性空間為媒介,應用多媒材及不同技法呈現。她在2017年臺北當代藝術館個展《繼時對比》自述:「我將這些原被歸屬於家庭或私領域的瑣碎日常經驗再現,將日常的個人私密轉化與社會脈動共同形塑作品特色」,撿拾了父親在2004年因居住之眷村即將拆除而被迫搬離後的記憶碎片,呈現於展覽。

歷來也以藝術介入社區的方式,策動清境農場來自滇緬擺夷的高山社區,離島澎湖小島如馬公、菜園、西嶼、七美等社區,高屏地區的橋仔頭糖廠、大樹鄉,以及近期的雲林縣北港、西螺,中壢馬祖新村文創基地到桃園眷村鐵三角,臺中清水眷村文化園等地,協助不同社區建立地區的特質認同與保存、活化傳統藝術與記憶空間。

2020年受台南市政府邀請,策劃臺南新藝獎,以《參差的平行》命題,援引張愛玲「參差對照」的概念,安排10位新藝獎得主與10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於10個臺南在地展示空間,以「1+1」的方式展開作品交流。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思賢
  • 創作者
    張惠蘭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1/06/03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