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出生於臺北市,1979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84年取得國立臺師大美術系研究所水墨創作組碩士學位,同年即進入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美術教育學系(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系)任教,任職期間曾兩度出任系主任。1996年應聘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擔任美術系兼任副教授一職。身兼多處教職的期間,程代勒仍力學不輟,前往中國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進修。經歷9年來的兩岸奔波,終在2012年,發表論文〈從文化變遷看20世紀臺灣水墨的發展〉取得博士文憑。
因擁有傳統書畫藝術理論的深厚鍛鍊為底蘊,並廣泛地接觸過書法、彩墨等表現形式,促使程代勒在當代的藝術氛圍中,意圖擺脫筆墨的侷限,重新檢視形式美學的範疇,透過積極攝取時下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現象,面對時代思潮的流轉,以書畫的演繹與創造做出回應與擴建。
就其書法而言,他曾以大字書寫如「本土」、「族群」等爭議性的詞彙,或「小確幸」等流行用語,旁佐以小字描述、詮釋,強調書法不僅止於文字與筆墨技巧的表現,文本的意涵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層,並且呼應了當前政治及社會的議題。
同時,程代勒著墨於文字造型及空間佈局,在書法中融入繪畫思維,亦在繪畫中貫通書寫性,〈白水黑山任逍遙〉即是回應「書畫同源」概念的作品之一,「白水黑山」是為傳統山水畫觀念的陳述方式,以純粹的墨色堆疊出紀念碑式的山水的意象,並在其中進行筆墨的遊戲。
程代勒在近十年開拓出「新文人畫」的表現,除了以彩墨顛覆單純的墨色,題材上更打破文人畫固守四君子的成規,保留「以創作表現對生活的感受」的價值,承襲傳統筆墨的筆法和氣韻,轉換以鋒利、簡約的幾何形狀格局,建構出眼底下時代的縮影,引發觀照與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