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 年出生於臺北,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美國芳邦學院(ST. Louis Fontbonne)藝術碩士。1994 年學成歸國,任教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迄今。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教授,國內美展獎項、多處文化局各類計劃評審委員。
在自身的藝術創作上,陳一凡在作品中保留著生活的痕跡,身邊事物的存在狀態常引發他的生活感知的投射。從欣喜、歡樂、焦躁、惆悵的情緒切入,牽引出當代社會運行方式換得的詭譎與空洞,〈PLAY ON ME-哈利路亞〉使人聯想到投幣搖搖馬的機器,投幣後,音樂、燈光搭配機器的律動,帶來了歡愉,卻也襲來空虛。作品的陳設,將呈以跪拜姿勢的人型朝向投幣機,也暗示了資本與權勢的勾結。他的創作形式以空間裝置為主,曾獲選為 2002 年美國洛杉磯十八街藝術特區(The 18th Street Arts Complex)駐村藝術家、文建會臺灣鐵道藝術網絡-台中站「20 號倉庫」第四、五、六屆駐站藝術家。
陳一凡的藝術教育,是翻越教職的圍籬的行動者。2013 年,協同已故的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今清華大學)李足新教授,以建立新人平臺的共識出發,在彰化福興穀倉舉辦第一屆全國美術院校聯展「藝術新聲」。2014 年,由臺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主動邀請合作,並成為嗣後歷屆之主辦單位,逐年規律地提供展覽檔期與場地。初起,「藝術新生」僅 7 校應聲參與,及至2020 年擴增為 18 校聯合,其中更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香港藝術學院共襄盛舉。
2017 年起與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合作,提供新銳藝術家參與臺中藝術博覽會展出機會。2019 年開始與國外單位合作,為這場橫向聯繫、跨地域的平臺帶入更多可能性。2016 年,李足新和陳一凡二人也在南投毓繡美術館發起「我的美術課在美術館」計畫,並進行資金籌措、募集,提供偏鄉學童從美術館的活動經驗中,感受藝術的存在。

 陳一凡〈PLAY ON ME- 哈利路亞〉(圖1) 2002,玻璃纖維、機械裝置、燈光、音響、投幣機,空間尺寸.jpg)
 陳一凡〈PLAY ON ME- 哈利路亞〉(圖2) 2002,玻璃纖維、機械裝置、燈光、音響、投幣機,空間尺寸.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