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臺中地區學院美術_莊連東_動靜起止—動‧驚蟄

1964年出生於彰化縣溪湖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暨第一屆創作理論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於19942006年任教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曾擔任台灣彩墨畫家聯盟執行長、副會長,東方彩墨學術聯盟會長,全國美展、大墩美展、磺溪美展、桃園美展、屏東美展、新莊美展、臺東美展、全國學生美展等書畫、水墨組評審委員,2012年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訪問教授一年。

莊連東以多變的作品風格著稱,但不變的是「將水墨與異質性元素相融,以推陳出新」創作理念,誠如他在一篇訪問中提及:「如果藝術創作是個人透過視覺接觸外在環境,然後經過思維轉化而形成獨特形象的行為。人的心思不斷改變,意念也不斷產生新的構思,因應意念的表現意圖,表現形式、媒材、技法、美感便隨著變動」,故在不同系列作品之間,都可以察覺到他顛覆於傳統和慣用形式、媒材框架的突破和轉變。

前往美國擔任訪問教授的經驗,加上中、北部日常通勤的歷程,他意識到在全球化資訊快速移動、互通無礙的情況下,反倒彰顯更多異質文化、時空的斷裂,因而觸發他從生活型態與民族思想產生跨域的想像,並且養成「先是學會包容與尊重,才得以更深入探索多層次的美學意涵」的價值觀念。

除了重新探討水墨中圖像、時間、空間的語彙外,更嘗試在水墨畫中介入西方的色彩,甚至是液態石膏、補土、噴漆等材料,跨越平面繪、貼,增加「刻」的動作,進行語言上相互的補充。因為奠基於水墨畫、書法的基本技法的苦心鑽研,莊連東得以進行解構,萃取出水墨的本質,再帶入不同的媒材、技法應變。他嘗試在傳統的精神上,提出當代的思維,在龐雜紛亂的資訊下,仍不忘回歸精神的根源,以融貫傳統與當代的作品呈現於世,並在2014年獲選為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紐西蘭文化交流訪問團藝術家殊榮。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思賢
  • 創作者
    莊連東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0/06/03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