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霧峰林宅

本圖為位於臺中市霧峰區民生路26號霧峰林家宅園的大花廳一景,可見室內大木結構展現江南風格,包括以菱角椽作成的菱角軒、軒內以白底為地的花式雕刻木構件,及戲臺前以蓮上龍吐舌雕飾象徵「舌燦蓮花」之意。為了宴席與展演用途,時任清領時期撫墾局長的林朝棟於1890年起建一座三落的宴會廳,1894年大致落成。相關文字內容參見《溫度》第25期。

發跡於阿罩霧(今臺中市霧峰區)之霧峰林家,自19世紀中期以來即掌控了中台灣大量田地,領有數千精良兵勇以及樟腦專賣權等特權,並協助官府平定地方起事和參與對外戰爭,是清領時期極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林家宅園主由大花廳所在的下厝,與頂厝和萊園三建築群組成,是臺灣少見的大規模宅第。

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霧峰林家,發跡於19世紀中期的阿罩霧(今台中市霧峰區)。霧峰林家出了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民主運動領袖」林獻堂,除此之外,霧峰林家也是台灣在清朝統治下,中部最大的望族,掌控了清朝時期中台灣大量的田地,從最西邊的梧棲港,到東邊的阿罩霧,林家的土地四處都有,後來的台中公園土地也是其一。林家不僅是大地主,本身的團練力量也很堅強,曾渡海協助清朝平定太平天國以及史稱清代三大變的戴潮春事件,甚至參與中法戰爭,和法國的現代化軍隊一較高下。可見霧峰林家的文風、武功之盛。

本資料庫收錄《溫度》刊物相關圖像,皆是在地青年創作者自日常生活中取材的結晶。作品不僅為臺中地方文史與景物風貌留下歷史見證,更能體現臺中人共耕地方議題的活躍與臺中學的豐沛茁壯。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董昱欣
  • 貢獻者
    圖片提供者
    財團法人台灣青年基金會

    詮釋文字提供者
    董昱欣
  • 時間起
    2017/12/1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