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庄媽北港回鑾遶境

大庄媽北港回鑾遶境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ND

大庄媽北港回鑾遶境

大庄廟口的哨角聲又再度響起,神聖且激昂地提醒我們,這班經由大庄前往北港朝天宮邁進的香火列車即將啟動。每隔兩年步上這條百年香火路,但早期浩天宮前往北港進香的時機並不固定,在祈願與還願之間,藉由信眾的發起與天上聖母恩澤允許之下方能成行。有別於海口媽祖的鎮海安瀾,倘若遇到旱年,則信眾倡議前往北港進香的期盼更是強烈,因為只要是前往北港進香的當年必定五穀豐收,而進香回鑾後,皆能如願祈得雨水,致使當年收成大好,也因為每次祈雨皆十分靈驗,故大庄媽另有「潛水媽」之稱。


大庄浩天宮前往北港朝天宮這條百年香火路,原本亦是採用徒步的方式(一般地方耆老稱為走旱路),一直到日治時期,曾一度改為徒步至沙鹿,然後乘坐火車至嘉義,再由嘉義乘坐五分車到北港朝天宮。近年來,因工商發達、交通便利,為節省信眾的時間,因而改為乘坐遊覽車或由信眾親自駕車的方式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時至今日更是萬人香火路。


共計兩天的進香活動行程,第一天早上進香隊伍於浩天宮集結出發後,首先徒步至沙鹿玉皇殿致祭,為稟告上蒼之意,隨即上車南行至溪州天后宮參香,再經雲林等地進入北港後開始徒步遶境方式行至北港朝天宮,當晚子時可見幹部及隨香人員於北港朝天宮舉行祝壽典禮,呈遞文疏後最重要的便是取得這百年路途中,未曾改變的信念,勇敢追求且敬仰的北港朝天宮神聖「香火」。


進香第二天由北港回駕途中經由土庫、虎尾、西螺,贊香隊伍隨鑾駕遶境彰化縣大村鄉,至慈雲寺由燕霧大庄善信參拜並提供早餐招待,隨後遶經花壇等地直抵台中市龍井區,並由大肚中保五十三庄,轄內計有超過三十座宮廟神轎率領民俗藝陣舉行接香儀式並展開遶境。


《溫度》月刊於2012年開始發行,期許透過鼓勵市民書寫與記錄在地文化記憶推動社會議題與改革的結盟力量。除網路出版,免費紙本亦佈達全臺近300個據點。另外,每週二晚《溫度》聊天室開放供在地青年聚會討論。相關資金由2004年成立的財團法人台灣青年基金會支持,成員包括學者、社會運動者、媒體工作者、人權律師等,宗旨在推動青年志工參與公益與社會服務,並提供多元資源的交流平臺。


本資料庫收錄《溫度》刊物相關圖像,皆是在地青年創作者自日常生活中取材的結晶。作品不僅為臺中地方文史與景物風貌留下歷史見證,更能體現臺中人共耕地方議題的活躍與臺中學的豐沛茁壯。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ND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ND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ND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陳柏智
資料來源
《溫度》月刊
所屬族群
閩南
傳統地理區域描述
「大庄媽北港回鑾遶境」,民國104(2015)年登錄為臺中市之民俗文化資產,更標示大庄浩天宮在地方及臺灣民俗上代表性的地位。
保存者/保存團體
大庄浩天宮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