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經營臺灣糖業的帝國製糖株式會社為了運輸製糖用的甘蔗,興建了一條從臺中糖廠出發,行經今臺中市東區、太平區、大里區、霧峰區、南投縣草屯鎮到達南投市的輕便鐵路中南線,俗稱「五分車」。本圖為臺中市太平區中南路68號的太平車站舊址。相關文字內容參見《溫度》第11期。
鐵路出今臺中市東區後經太平區太平路225巷9弄、永豐路18巷、永豐路29巷到太平區農會附近長億六街與中南路相交,即抵達太平站。1959年八七水災沖毀烏溪橋段造成鐵路中斷,又因公路興起、運糖更加便利,臺糖公司便未再修復。車站建築一度轉為宿舍,後因屋舍老舊廢棄。目前在地居民與文史工作者倡議保留,期待文化資產相關單位將來能協助修復。
《溫度》月刊於2012年開始發行,期許透過鼓勵市民書寫與記錄在地文化記憶推動社會議題與改革的結盟力量。除網路出版,免費紙本亦佈達全臺近300個據點。另外,每週二晚《溫度》聊天室開放供在地青年聚會討論。相關資金由2004年成立的財團法人台灣青年基金會支持,成員包括學者、社會運動者、媒體工作者、人權律師等,宗旨在推動青年志工參與公益與社會服務,並提供多元資源的交流平臺。
本資料庫收錄《溫度》刊物相關圖像,皆是在地青年創作者自日常生活中取材的結晶。作品不僅為臺中地方文史與景物風貌留下歷史見證,更能體現臺中人共耕地方議題的活躍與臺中學的豐沛茁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