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錄音是由莊淑如創作之歌曲《豐原囝仔》,此為快唱版本之鋼琴伴奏。
此曲創作於2014年11月8日,后豐社區大學老師莊淑如為臺南人,但因為嫁作豐原媳婦,不僅早已將豐原當作她的第二故鄉,更在豐原地區深耕多年,推廣豐原在地文化。她一直想要用一首歌來介紹豐原,雖然自己不諳音律,但憑藉著對豐原的熱情,以及了解在地的文化、歷史與民情,因此創作出這首以介紹豐原為題的歌曲。
《豐原囝仔》原調為D大調五聲音階(D音開始的宮調式),以快速的2/2拍子為其拍號,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歌詞部分,例如:「豐原囝仔 咱的 豐原夢」會穿插一小節的3/2拍子做不規則的樂句變化。詞曲雖然皆由莊淑如所做,但音樂部分仍經由林麗芳老師的採譜、林加欣老師的編曲與鋼琴伴奏;歌詞部分也由臺中市父母成長協會、葫蘆墩導覽讀書會共同完成。另外也請教了廖淑鳳老師擔任臺語發音指導。歌詞如下:
小手牽大手 牽起世代情
豐原囝仔 咱的 豐原夢(副歌)
細漢阿公有講起
豐原舊名是「葫蘆墩」
葫蘆墩是一個好所在
培養頭人第一頂
古早阿媽有講起
豐原「五寶」迵京城
水清 米白 餅芳 柴乾
查某媠
小手牽大手 牽起世代情
豐原囝仔 咱的 豐原夢(副歌)
細漢三叔公有講起
清朝唐山過臺灣
有一個𠢕人叫張達京
開發水圳名叫「葫蘆墩圳」
古早四嬸婆嘛有講起
「葫蘆墩圳」真好耍
種田 用水 洗衫 話仙
釣魚摸蜊仔兼洗褲
小手牽大手 牽起世代情
豐原囝仔 咱的 豐原夢(副歌)
豐原囝仔 咱的 豐原夢
音樂以「副歌-A-B-副歌A’-B’-副歌」方式構成,完全配合歌詞的結構及韻律來創作,五聲音階構成的旋律帶出歌詞朗誦的音調,並且具有強烈的中國風味,快唱版之歌曲明快風趣有活力。鋼琴伴奏則以輕快的節奏型,將這首曲子活潑的感覺帶出來,和聲也隨著旋律有著適切的安排,有八個小節的前奏,每一段歌詞中間有一個小節的間隔,作為和弦的銜接,尾奏同樣也是八小節,結構相當均勻對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