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間重建貢獻獎

       2002年1月10日,921重建會在中興新村省政資料館頒發「民間重建貢獻獎」予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和其他25位投入災後重建有功的民間團體及個人。

       921重建會黃榮村執行長在頒獎時表示,如果災難能有一點意義,那就是它印證了「愛」與「無私」能打破一切藩籬,讓彼此可以更為接近。

       921地震是台灣百年來最大的天然災害,舉凡從救災、物資、安置、社區重建、產業振興等,都需仰賴民間資源的共同投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地震後,旋即成立「埔里家園重建工作站」,投入生活重建、校園重建、社區重建以及重建的紀錄與傳播四大面向。震後初期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委託,由110名受災婦女組成了「婆婆媽媽工作隊環保小隊」,在震後從事掃街、環境清潔的工作;隨後,並成立「婆婆媽媽之家」,串聯重建家園的柔性力量。

       並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與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的支持下,在埔里率先展開創造性校園重建計畫,當中由甘銘源、李綠枝建築師所設計的育英國小更榮獲2000年「遠東建築獎——921校園重建特別獎」第一名的肯定,南光、水尾國小和宏仁國中亦先後榮獲該獎項佳作獎。

       從觀念到實踐,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循著教育學習→觀念改變→行動實踐的步伐,協助桃米社區重建,在跨領域的合作下,讓桃米從一個老舊沒落的社區,逐步轉型為一個結合生態保育、休閒體驗的教育基地;在2002年並獲得行政院「生態旅遊年特殊事例」優等獎的肯定。

       一路行來,看見新故鄉文教基會在災後重建所倡議的「願景的力量」與「跨域資源整合」的投入,其所積累的重建能量。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顏新珠
  • 創辦日期
    2002-01-01
  • 創辦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