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驛動軌跡: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舊臺中火車站後站

舊臺中火車站後站於日治時期1916年(大正5年)帝國製糖(後併入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建五分車中南線時建造,舊稱為中南驛,為磚牆構造及和式木屋架。民國40年改建為現況,建物為一層樓,四披水屋頂,牆身型式為樑柱外露,前有廊道,屋頂材料為一般水泥瓦,牆基為磚牆水泥粉刷。民國53年原中南線臺中站站房改建為臺鐵臺中線臺中車站後站,其具鐵路站區發展及社區歷史意義,富含保存及再利用價值,故於2004年2月20日被指定為歷史建築。(詳見《驛動軌跡: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及下方關聯資源) 五分車(糖鐵):糖鐵為「臺灣糖業鐵路」的簡稱,又稱作五分車、五分仔車,原來的用途主要是運送蔗糖和旅客貨物,路線行經今臺中市東區、太平區、大里區、霧峰區、南投縣草屯鎮到達南投市,亦有學生將之當成「校車」,十分有趣。但是,在八七水災之後,糖鐵便因為現實因素,慢慢走入了歷史。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舊臺中火車站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朱書漢
  • 創作者
    朱書漢;宋德熹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6/11/12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其他
  •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直轄時期/省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