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090826-臺中社造X山海故事

【白冷圳復建運動與大楊油庫保存運動】 原鄉、新故鄉、都是阮的家鄉,小時候時常聽到長輩講到陽明山計畫,總以為是要打造一座媲美臺北陽明山公園的臺中大肚山公園,成立協會參與文化工作後才恍然頓悟:陽明山計畫不是要打造一座公園,而是要建造一座清泉崗機場,而且還讓原居住在機場基地內的鄉親必須要遷村疏開到他鄉,展開他們開疆闢土的艱辛旅程。 吳長錕總幹事從清水的社造運動,開啟一連串對新社白冷圳復健運動走回到清水大楊油庫保存運動。在原臺中縣政府、臺中縣文化局及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共同努力下,透過一系列活動,募得新台幣陸拾萬元,購下僅存的一座油庫,讓文史工作團隊及當地居民開始有了新的夢想與希望。 【海線沙鹿地區廟宇踏查】 蔡君逸老師自開始配合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後,便開始進行沙鹿地區廟宇的踏查工作,將廟宇調查劃分區域1.舊街(四平街)2.北勢頭3.南勢、埔子、鹿港寮4.六路、晉江、竹林5.鹿峰、鹿寮6.公館、清泉7.斗抵及其他等7個區域。蒐集三大主題歷史---沿革、史蹟;文學---故事、神蹟;藝術---雕塑、繪畫、剪黏。如玉皇殿書法碑刻“嚴禁棍番勒索惡習碑”、交趾燒、剪黏、榕樹獅子。竹林北溪水患「福利宮」與「保安宮」換廟傳說,相傳,因為竹林北溪水患問題,原先「福利宮」的土地公神格不夠大,無法治水患,因此與三山國王廟(保安宮)交換廟址,希望藉此神格較大的三山國王廟可治水患的靈力信仰傳說。雖說法不可考,但兩廟址交換重修件仍成為地方的故事趣聞。 蔡老師也在文化局的支持下,將多年的成果集結成冊,將考證過的廟宇文史內容、趣聞、古物一一於書冊中說明,並持續帶領學生共同發掘與進行在地文史調查工作。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