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拜大甲溪石駁

在大甲溪舊石堤岸設有總營頭,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一迎觀音佛祖回鑾遶境前一日,都會舉行拜石駁的祭拜儀式,祭拜對象是好兄弟,祈求石駁岸不要潰堤,祈求水神能護佑高美里民一切平安。 參與祭拜的人員有值年爐主、文興宮執事人員、主任委員、五里里長、值年里值年八位頭家及各里信眾,參與宮廟神轎有文興宮、永奠宮、三太宮等;供品當中有公設祭品(豬公每里一隻共五隻、白米60袋、經衣、銀紙等)。營頭供品有五果—香蕉一串、鳳梨一顆、水梨三顆、橘子六顆、蘋果六顆,紅圓仔三碗。至於各信眾可以自行準備相關的供品。 拜溪頭儀式由爐主先舉香稟告營頭要更換竹符,更換完畢後爐主、文興宮執事、永奠宮執事、三太宮執事、五里里長主持祭拜,信眾向各神轎拜拜換香拜營頭,上石駁拜石駁,把香插在豬公嘴上,回各自準備供品處祭拜,燒經衣、燒銀紙。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大甲溪
  • 撰寫者
    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 貢獻者
    提供者
    吳長錕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吳長錕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吳長錕
  • 創作者
    吳長錕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12/11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省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