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灘地的兩棲魚類-彈塗魚

彈塗魚又名「泥猴」、「石貼仔」,全身呈泥灰色,眼睛長在頭頂而凸凸的,眼睛長在頭頂上,總是志得意滿,隨著潮汐的旋律跳躍舞動,向大家展示側身的美麗花紋。彈塗魚能用濕潤的皮膚和鰓室中的水分呼吸,能夠適應半水半陸的潮間帶環境,棲息於河口水域、沼澤及泥灘,在泥下建造由兩條垂直地道構成的洞內居住。在繁殖季節時,雄性的彈塗魚會豎起背鰭,吸引雌魚,成功後會鑽入地道。 在高美濕地常見的「跳彈塗」及「大彈塗」;跳彈塗以螃蟹、昆蟲為主食,多留守於近岸紅樹林內,其體型較小,滿布深色斑紋,會依附在石頭或紅樹樹幹等垂直面上;回到水中,彈塗魚亦可像魚類遊動自如。一般漲滿潮至剛退潮之間是觀察良時。而大彈塗魚以泥灘上的藻類和碎屑為主食,體型較大,身上有螢光藍點,大彈塗的胸鰭在中間接合及前彎,有如枴杖,有助彈跳或爬行;當潮退後,大彈塗魚會其從洞內爬出。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高美濕地
  • 撰寫者
    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 貢獻者
    提供者
    吳長錕,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吳長錕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吳長錕
  • 創作者
    吳長錕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12/11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