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美再見.再見高美

1996年10月,海渡發電廠計畫在臺中港北防風林區興建火力發電廠,引發高美濕地的生態破壞危機,臺中縣政府、民間保育團體及當地民眾展開一系列的高美濕地保護活動,1997-98年舉辦清水海濱生態研習營,1998年11月至1999年5月舉行史上最久的1998-99清水高美候鳥季。 

1999年11月海渡火力發電廠通過環評,高美濕地解說員依然勇敢守護高美濕地28週,這是1999年5月9日候鳥季最後一天,協會以「高美再見.再見高美」為主題,邀請解說員分享這些日子一來的心路歷程,期待跟高美濕地說再見,會是一個新的開始,總有一天我們會「再見高美」,見證海渡火力發電廠對生態的戕害。 +

海渡發電廠計畫後來發生財務危機,放棄在發電廠的興建。高美濕地後來在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東海大學生物系、臺中縣政府及牛罵頭文化協進會等保育團體努力之下,歷經十五年(1990-2004),在民國93年9月29日由臺中縣政府公告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面積約為701.3公頃,成為台灣第十九個野生動物保護區,讓高美濕地的生態特色終於得到了肯定與國家法律保障。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高美濕地
  • 撰寫者
    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 貢獻者
    提供者
    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 創作者
    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12/10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省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