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舊名大里杙,為一開墾歷史久遠的聚落。「杙」指的是繫著舟筏的小木樁,因清朝時期,大里靠著大里溪的船運之利起家,因河道湍急,竹筏到達碼頭後需繫在「杙」上,久而久之成為此地的特色。大正9(1920)年台灣實施州郡街庄制,設「大里庄」,隸屬台中州大屯郡。此地原本是日治時期大里杙保正集會所,建築物屋身由石磚所造,加上舖著灰黑文化瓦的四面斜屋頂,外觀特殊。現為大里杙文化館,不定期推出大里相關展覽,館內還有專門的人員為遊客解說。
大里,舊名大里杙,為一開墾歷史久遠的聚落。「杙」指的是繫著舟筏的小木樁,因清朝時期,大里靠著大里溪的船運之利起家,因河道湍急,竹筏到達碼頭後需繫在「杙」上,久而久之成為此地的特色。大正9(1920)年台灣實施州郡街庄制,設「大里庄」,隸屬台中州大屯郡。此地原本是日治時期大里杙保正集會所,建築物屋身由石磚所造,加上舖著灰黑文化瓦的四面斜屋頂,外觀特殊。現為大里杙文化館,不定期推出大里相關展覽,館內還有專門的人員為遊客解說。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