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宮「開基媽」,據傳為鹽務司爺林殷德由湄洲祖廟恭請聖像,至梧棲奉祀,迨咸豐六(1856)年初建廟宇於西岸,後因風水之說不利航海,同治三(1864)年經地方仕紳黃玉階獻地,移建現址。昭和十(1935)年四月廿一日的墩仔腳大地震,廟宇建築幾近全毀,震後百廢待舉,僅能搭建鉛板小屋充為正殿供奉神尊。民國四十四年,由黃海泉發起,開始籌措建廟經費,民國四十五年,完成正殿及后殿建築,現今三落三間起廟宇建築終將展現。 朝元宮湄州媽主要祭祀圈為現今「臺中港」臨海七個聚落,歷經「五汊港」、「鰲西港」、「新高港」、「梧棲港」等不同年代的名稱,湄州媽一直守護著討海人的生活。當地人稱媽祖起駕均稱為「出航」或「啟航」,與一般農墾部落媽祖之起駕「出城」不同,保有媽祖海神特質,故稱朝元宮媽祖是正港的「海港媽祖」。 「梧棲走大轎」儀式,2012/06/15登錄為台中市民俗類文化資產。媽祖遶境或進香活動時,各個廟宇回來競跑進廟的儀式,也作為各宮廟競爭的活動。此項儀式為全國唯一,具有其特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