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清晨,臺灣中部遭遇到臺灣史上最為慘重的天然災害-1935年新竹-臺中州大地震,其芮氏規模為7.1,震央位於今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水庫及關刀山一帶,因此又名「關刀山地震」,又因內埔屯子腳(舊稱「墩仔腳」,今臺中市后里區)、神岡(今之台中市神岡區)及清水街(今臺中市清水區)三個城鎮災情最為慘重,又名「墩仔腳大地震」。4月21日中部大地震,清水街房舍幾乎全毀,新建的清水公學校校舍部份亦受到毀損,圖為清水公學校禮堂地震後之補強工程,將每一個柱子逐一加粗。
1935年的清晨,臺灣中部遭遇到臺灣史上最為慘重的天然災害-1935年新竹-臺中州大地震,其芮氏規模為7.1,震央位於今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水庫及關刀山一帶,因此又名「關刀山地震」,又因內埔屯子腳(舊稱「墩仔腳」,今臺中市后里區)、神岡(今之台中市神岡區)及清水街(今臺中市清水區)三個城鎮災情最為慘重,又名「墩仔腳大地震」。4月21日中部大地震,清水街房舍幾乎全毀,新建的清水公學校校舍部份亦受到毀損,圖為清水公學校禮堂地震後之補強工程,將每一個柱子逐一加粗。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