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土牛民番地界碑

本物件為土牛民番地界碑。石製長方體,下有底座,碑上有:「奉憲勘定地界勘定朴仔籬處南北計長貳佰捌拾伍丈伍尺共堆土牛壹拾玖個每土牛長貳丈底闊壹丈高捌尺頂闊陸尺每溝長壹拾伍丈闊壹丈貳尺深陸尺永禁民人逾越私墾乾隆貳拾陸年正月日彰化縣知縣張立」等字樣。 最早在石岡劉美德先生稻田裡,土牛國小原校門西邊,後來載豐勢路農會倉庫的馬路旁,因要保護界碑,先遷移到土牛國小東北方的鐵道旁,在土牛堆遺跡旁矗立。由於地處偏遠,民國68年再移至土牛國小校園內的涼亭中,不料經歷九二一地震,界碑有所損壞,於是民國92年的時候再由水土保持局提供經費,在土牛國小校園內興建紀念亭來保存界碑,直至今日。 本物件為1761年(清乾隆26年)由時任彰化縣支線的張世珍所立,由於當時石岡有平埔族朴仔籬社和漢人混居,常因開墾發生衝突,張世珍為避免事態擴大,就在今土牛國小下方挖築大溝,並在溝旁築有十九個大土堆,外型似牛,於是稱土牛,並約定雙方以勾為界,禁止漢人越界開墾,並立起石碑作為雙方的地界線,於是乎此碑出現。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土牛國小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提供者
    高佩英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高佩英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高佩英
  • 創作者
    未知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11/18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省轄時期/清領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