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七分火燒排伯公

古早時代七分一帶是泰雅族人狩獵,捕捉山羌、梅花鹿、水鹿及山豬等野獸的場域,在清朝年間軍工在平埔族搭建望高寮守隘,防止泰雅族人出草砍人頭的情況下大肆砍伐樟木,建造戰艦,之後,漢人越過土牛溝向平埔族人租買土地拓墾,在此建庄落戶,除了勤奮耕作之外,也期望神明保佑,五穀豐收,因此也就在田邊的大樹樹蔭下,原本休息乘涼的地方,擺設土地公就近奉祀,祈求風調雨順,穀倉盈滿。七分火燒排伯公位於崑山聚落南邊,七分遺址東邊下方半山腰處,伯公是壹座由石頭擺設在一棵老楓香樹下的田邊土地公,老楓香下方旁邊有一人工水池及一棵朴樹,樹幹斜長,造型幽雅。目前七分火燒排伯公由園主詹漢昌先生於每年土地公生日及水果收成時前來祭拜,為土地公祝禱並感謝土地公的庇佑。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新社區
  • 撰寫者
    白冷圳數位典藏小組
  • 貢獻者
    提供者
    吳長錕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臺中市白冷圳水流域發展協會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臺中市白冷圳水流域發展協會
  • 創作者
    白冷圳數位典藏小組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11/2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