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冷聚落

位於東卯溪匯入大甲溪處之西岸,接近天輪村的幾何中心位,是該村民眾最稠密的地方。白冷地名起源和聚落形成時間不詳,但根據1910年代前後(明治末年)編製的蕃地圖〈東勢角〉圖幅中所示,至遲於此時便已有人跡。不過,當時標記的白冷位置與今日略有不同,而是在東卯溪匯入大甲溪之上游南岸,居民以種植果物維生,戰後天輪發電廠完工,臺電公司在天輪巷設置員工宿舍,一時人煙鼎盛。 白冷目前是漢人為主聚落,東卯橋之後,經過紅色鐵橋疑為裡冷橋,原住民的裡冷部落。1952年(民國41)年時,蔣介石總統來到此地視察完工之發電廠,命為「天輪發電總廠」, 再加上白冷圳以及八仙山林業之設置及持續開發, 遂將此地設為「天輪村」,演變為今日的「天輪里」, 不過地名則是沿用「白冷」。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和平區
  • 撰寫者
    鄭安睎
  • 貢獻者
    提供者
    鄭安睎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鄭安睎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創作者
    鄭安睎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11/10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