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沙轆觀音亭

沙鹿熱鬧的中山、沙田路口,遠望大榕樹掩映飛脊,隱隱有金碧雙龍蟠踞。近看,五個漆金大字「南海觀世音」。這間不太像廟的觀音廟就是「沙轆觀音亭」。說不太像廟,是因側居大馬路邊小小三角公園旁,全無腹地、廟埕,堪比土地公祠。但要說不是廟,可又素稱靈驗,香火鼎盛。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聖誕、成道、出家日,觀音亭皆有儀式慶祝,前夜子時即誦經文,居民也紛紛攜果物來此祭拜,以賀生辰,是沙鹿市區年度大事。 關於觀音亭,有段曲折故事。中日戰爭期間,有日人長野奉派至雲南鼓路山,戰事危難間,得觀音庇佑,身免於戰禍,於是將觀音金身攜返,暫祀於西屯甘露寺。1945年戰爭結束,遣返日人。長野因與設壇沙鹿三角公園的蔡粉夙識,於是將觀音神像迎至三角公園。後蔡粉民國五十五年於六路里另設觀音廟,擬將觀音金身移往,但因觀音夢示,留駐原地,故另塑金身奉祀,即今弘光大學旁之「盧文巖」。三角公園神壇,則另由蔡煌家族管理。廟身所以狹隘,乃因沙田路拓寬,廟體切割、內移之故。 早年,廟旁還有幾家麵攤、小吃,頗稱廉宜,也在近年搬遷,不見蹤影。市容整頓了,回憶也消散、模糊了。得失之間,卻也難一語道盡,只餘悵惘而已。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沙轆觀音亭
  • 撰寫者
    蔡君逸
  • 貢獻者
    提供者
    蔡君逸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蔡君逸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蔡君逸
  • 創作者
    蔡君逸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07/09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直轄時期/省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