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埔子慶安宮

沙鹿地區有三間廟都叫「慶安宮」。其中埔子里慶安宮,不僅是埔子地區居民信仰中心;還是這三座宮廟中,歷史最悠久,同時也是香火最盛者。埔子慶安宮坐落於埔子里鎮慶街110號,廟體坐東朝西,為三開間單殿兩層左右鐘鼓樓建築。廟中主祀李、朱、池、吳、范五府千歲,配祀媽祖與五穀大帝。 本廟龍邊牆上,有「慶安宮重建碑記」,為曾獲「民族工藝獎」的刀劍冶煉名家陳天陽撰寫。碑文歷述慶安宮始創、三遷五建的歷史。原來,最早是在私家祀拜,奉祀李姓家族由泉州馬巷廳移台的李府王爺。至1826(清道光六)年始建其廟,增朱、池府王爺,而為三府王爺廟。到1979(民國六十八)年,又自麻豆代天府迎來吳、范府王爺,才成今日的「五府千歲慶安宮」。規模越大、神明越眾,本即民間信仰的常態。而慶安宮還有特別處,在其遷建歷史,波折不斷。據「重建碑記」載,慶安宮於今址西方300公尺處的陳家祖地始建其廟;1874(同治十三)年,遷於庄口陳阿杉宅;1906(光緒三十二)年,又遷於現址之北10公尺處;1969(民國五十八)重建;1997(民國八十六)年因道路重劃,再南遷10公尺至今址。所以,連同今日廟址在內,本宮曾有四個廟址;遷建三次,又曾改建,故稱「三遷五建」,稱得上是歷盡劫波了。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埔子慶安宮
  • 撰寫者
    蔡君逸
  • 貢獻者
    提供者
    蔡君逸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蔡君逸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蔡君逸
  • 創作者
    蔡君逸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07/09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直轄時期/省轄時期/清領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