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古文書為一本線裝牛皮紙原色封面線裝帳冊,帳簿時間為1947年(民國36年)6月15日歲次丁亥丹慶季會員嘗金簿,內頁首頁分欄記載持分之額、會員配嘗金額、住址、姓名、蓋章,以代表丹慶季總會核發嘗金的嚴謹。「嘗」源於農業社會以稻作維生,從清朝以來的社會風俗,即祖先將遺留給子孫後代的某部分財產,專門拿出來作為購買祭祖用品之用,每年祭祖時,家庭成員可以聚會參加宴會或分配肉食。原來祀田為家族公業,不得買賣,但神明會組之因應拓墾社會需求而發展成為西屯區的地域宗族組織。屬於西屯張廖家族共同出資以購買祭田,以祭拜老二媽作為目的所構成地域宗族。在早期渡台先民的心目中,除了敬拜老二媽外,還有共同投資,守望相助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