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美堂神明廳安奉神明和祖先,在民間信仰上,將信仰、儀式、意念等表現在生活層面,也含括宗祠建築。宗祠象徵神聖空間,每當香爐燃起香火煙霧緩緩上升,讓人的心意上達天聽,人神之間經由香火儀式緊密地聯繫起來。香火儀式中,香爐是不可或缺的用具。烈美堂香爐體為陶製,爐身高22.5公分,口徑寬42公分。爐體上書有烈美堂,爐底座寫著大正十一年(1922)壬戌孟冬月(農曆十月)立,代表其年代。爐體原本有裂痕,目視修補痕跡明顯。根據管理人廖財助所述,香爐經過修補之後,該爐耳為後來增加上去的。公媽爐配有爐耳,爐耳分別安設在公媽爐左右,是給子孫們捧公媽爐時手握的地方,諺云:「傳香爐耳」,表示有後代子嗣傳承之意,象徵「捧香火」、「傳香火」的意思。香爐兩側塑有獅頭,香爐邊緣刻以直線條文裝飾,底座以鏤空菱形紋飾,陶色深紅古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