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面向八德街的建國市場有磁磚拼貼表面,建國市場身後就沒有使用磁磚拼貼表面,也沒有使用油漆,而是直接大辣辣的使用水泥原色。或許這是建築的一種建法思潮,表留水泥原色的清水建築便是現在許多美術館常用的清水模工法,然而在1971年建成的建國市場並沒有使用清水模工法。雖然沒有清水模建築的簡潔有力之美,也沒有ㄧ般校園建築常見的洗石子牆面,只有凌亂又鏽蝕的鐵窗及佈滿水痕與黴痕的牆面。但覺得這就是歲月所但來的痕跡,其實細看許多台灣四五十年代,沒有使用磁磚拼貼表面的街屋,水泥原色的建築上的水痕與黴痕,其實也富有美感。 而這建國市場身後,建國市場蔬菜區的鐵屋屋頂上方的建國市場立面,在鏽時鐵窗及黴痕水泥牆的搭配下,其實也頗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