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霧峰光復新村1950年代信義路家戶庭院照片

攝於1950年代。圖為光復新村信義路房舍院落。「竹籬笆」是眷村最具代表性的建材,時至今日也成為眷村的代名詞。不過,就連較晚興建的省政府眷舍光復新村,也是以竹籬笆做為初期家戶圍籬,顯見當時國家經濟狀況確實困窘!圖中,身穿旗袍的女主人,站在剛搬進的光復新村眷舍自家院子留影,身上穿的旗袍展現1950年代外省職業婦女的穿著樣式,身後的竹籬笆編排整齊,與鄰為界,也擔負守護著家園的職責。 竹籬笆老舊之後種上了七里香作為綠籬,逐漸取代竹籬笆,成為光復新村主要景觀元素;直到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省府相關單位開始為家家戶戶都砌上了紅磚牆。如今竹籬笆、七里香及紅磚牆,都成為重要的時代象徵符號! 照片提供:范道莊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霧峰區;光復新村
  • 撰寫者
    吳東明
  • 貢獻者
    提供者
    范道莊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范道莊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范道莊
  • 創作者
    范道莊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01/29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省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