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清水紫雲巖內之乾隆 43 (1778)年感恩社民番業佃諭示碑。 清雍正9、10(1731-1732)年,爆發道卡斯族大甲西社林武力率眾抗清,獲沙轆社、牛罵社響應,史稱林武力事件。事平後,為示寬大與教化,將為首的道卡斯族大甲西社改稱為德化社,沙轆社改為遷善社,牛罵社改名為感恩社。此碑位在清水區紫雲巖內後花園,文述嚴禁感恩社番業戶藉端勒索,漢佃亦不得短少番租,俾原漢和平相處。清水原稱牛罵頭,經由此碑可知漢人自清雍正11(1733)年入墾,至乾隆末年已發展出秀水、橋頭、社口、上湳、三座、田寮、山下、青埔、客庄、后庄、水碓、下湳、碑頭等13庄聚落。此碑2014年經文化資產審議通過登錄為臺中直轄市定一般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