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表現的是插蚵,是養殖蚵仔的最早的方式之一,據⟪漁寮囝仔討海網 ⟫報導人莊朝基先生回憶,梧棲牡蠣養殖以插蚵為主:「用竹枝插蚵,隨著潮汐有半日以上的陽光曝曬,口感品質都更好。但刺竹要用油浸過才不會生蟲。三尺半的長的竹枝,有一尺半浸在海底。」和雲嘉南目前主要的浮棚式吊蚵(深水蚵)養殖法相比,插蚵成長速度緩慢,體積小,經濟效益不佳,但口感卻結實甜美,是老饕最愛。 浮棚式吊蚵24小時都浸在海水裡,生長速度快,體積碩大,收益好,缺點是口感軟爛。不過,除了經濟效益考量之外,另一方面也因為潮間帶污染問題,牡蠣養殖其實只能移往越來越外海的深水區。梧棲則是因為臺中港的開發,插蚵養殖的產業消失。目前臺灣僅存的插蚵,大概只剩下彰化王功還有少部分,與金門的石蚵(用花崗岩條立柱取代竹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