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漁寮社區彩繪外牆之四

本圖表現的是插蚵,是養殖蚵仔的最早的方式之一,據⟪漁寮囝仔討海網 ⟫報導人莊朝基先生回憶,梧棲牡蠣養殖以插蚵為主:「用竹枝插蚵,隨著潮汐有半日以上的陽光曝曬,口感品質都更好。但刺竹要用油浸過才不會生蟲。三尺半的長的竹枝,有一尺半浸在海底。」和雲嘉南目前主要的浮棚式吊蚵(深水蚵)養殖法相比,插蚵成長速度緩慢,體積小,經濟效益不佳,但口感卻結實甜美,是老饕最愛。 浮棚式吊蚵24小時都浸在海水裡,生長速度快,體積碩大,收益好,缺點是口感軟爛。不過,除了經濟效益考量之外,另一方面也因為潮間帶污染問題,牡蠣養殖其實只能移往越來越外海的深水區。梧棲則是因為臺中港的開發,插蚵養殖的產業消失。目前臺灣僅存的插蚵,大概只剩下彰化王功還有少部分,與金門的石蚵(用花崗岩條立柱取代竹枝)。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梧棲區;下寮社區
  • 撰寫者
    洪妤甄
  • 貢獻者
    提供者
    下寮社區發展協會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臺中市梧棲區下寮社區發展協會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臺中市梧棲區下寮社區發展協會
  • 創作者
    下寮社區居民;莊朝基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19/01/14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