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伏地索道

伏地索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1920年代,臺灣林業政策日趨明朗,六百公尺以上則為官有林地,由國家以保安、經濟、永續的原則為經營的基礎,官有林場設置若干機械設施以減輕對勞動力的需求;隨著土牛至久良栖的平地鐵路取代河運,由久良栖至佳保台因為坡度特性與節省成本的考量,因此採用了另一種讓車輛登山的方式,興建「傾斜鋼軌索道」,我們稱它為「伏地索道」。這些索道不僅運送木材,也兼具運送人員的功能,由照片中可以看出軌道上的兩輛台車,前者是運送木材,後者則是載送人員。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產業與經濟,其他
建檔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中市 - 和平區
撰寫者
未知
貢獻者
提供者
郭双富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蔡金鼎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郭双富
創作者
蔡金鼎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10/19
媒體類型
照片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