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8月,「八仙山新計畫」開展,自土牛貯材所至八仙山(久良栖),沿大甲溪左岸三十餘哩間敷設運材輕便鐵道平地鐵路開工,土牛至久良栖(松鶴部落)的軌道被稱為平地鐵路,一般人常常謔稱森林鐵路為碰碰車,其車廂相碰撞的巨大的聲響常讓人膽顫心驚。初期,這一條鐵路以運送木材為主,偶有班次可順路載送工作人員,當時這條平地鐵路僅從今日石岡區和盛里到和平區博愛里松鶴部落,從此以大甲溪河運木材的方式不再被提起。
1919年8月,「八仙山新計畫」開展,自土牛貯材所至八仙山(久良栖),沿大甲溪左岸三十餘哩間敷設運材輕便鐵道平地鐵路開工,土牛至久良栖(松鶴部落)的軌道被稱為平地鐵路,一般人常常謔稱森林鐵路為碰碰車,其車廂相碰撞的巨大的聲響常讓人膽顫心驚。初期,這一條鐵路以運送木材為主,偶有班次可順路載送工作人員,當時這條平地鐵路僅從今日石岡區和盛里到和平區博愛里松鶴部落,從此以大甲溪河運木材的方式不再被提起。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