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千面八面:八仙山的百年樣貌》軌道運材

除了以木馬人力與水力運送八仙山林木,在山地平坦地方也鋪設台車軌道,透過眾人合力推送,由於材積頗大,運送過程充滿危險,這項工作需要多人協作,一旁有督工人員。日本時代在林場工作的人員階級明顯,可以由帽子來區分不同的階級,在台車後方兩位戴圓形帽者為督導官長,由照片中工人的動作可看出施作軌鍊的旋轉動作,這是一種運用物理方式運材的簡便又省力的方法。八仙山林場的開發,一開始即以「節約支出」為前提,重型機具與如阿里山運材鐵路的鋪設,一直不在最初的經略方針中。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八仙山
  • 撰寫者
    未知
  • 貢獻者
    提供者
    郭双富

    詮釋資料權利提供者
    蔡金鼎

    典藏物件權利提供者
    郭双富
  • 創作者
    蔡金鼎
  • 時間資訊
    入藏日期
    2020/10/1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