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臺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霧峰區‧霧峰林家〉篇,邀請作家李魁賢以詩寫臺中,詩名為〈五桂樓〉。霧峰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五大家族之一,因其發跡於霧峰而得名,其留下的園林與宅邸為國定古蹟,包括下厝、頂厝以及萊園三大部分,現址為臺中市霧峰區民生路26 號。開放參觀區域為隸屬下厝的「宮保第」和「大花廳」兩處空間,「宮保第」為閩南官宅建築的代表,而「大花廳」則為臺灣唯一的福州式戲臺建築,兩者皆為臺灣傳統建築的典範,相當具有文化藝術的價值。 --------------------------------------------------------------------- 五桂樓(臺語詩) ☉李魁賢 在五桂樓 臺灣千年檜(ひのき)芳味 感染我 臺灣史芬多精 由景薰樓門口起 書芳、茨芳、臺灣芳 創造未來歷史芳味 一路相揣入佳境 在五桂樓頭前 目神巡過虹橋 直通醉月亭 吟詩文人 佮迭迭駛目尾的演員 綴玉兔不知何去 人影若有若無 反映在風波水面 戲如人生 人生如戲 亭臺即是戲臺 長久記在心肝裡 2016.8.15 --------------------------------------------------------------------- 作者簡介: ☉李魁賢 1937 年生。畢業於臺北工業專科學校(現臺北科技大學)。曾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現任世界詩人運動組織(Movimiento Poetasdel Mundo)副會長。獲巫永福評論獎、韓國亞洲詩人貢獻獎、榮後臺灣詩獎、賴和文學獎、行政院文化獎、印度麥氏學會(Michael Madhusudan Academy)詩人獎、臺灣新文學貢獻獎、吳三連獎文藝獎等等。出版有《李魁賢詩集》6 冊、《李魁賢文集》10 冊、《李魁賢譯詩集》8 冊、《歐洲經典詩選》25 冊、《名流詩叢》25 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