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臺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霧峰區‧光復新村〉篇,邀請作家方群以詩寫臺中,詩名為〈光復新村〉。光復新村創設於1956 年,為二戰後臺灣第一個新市鎮,現址為臺中市霧峰區和平路2-3 號,於2012 年被列為臺中市第一個文化景觀。昔日為公務員眷屬宿舍,以「英式花園城市」概念設計,內部設施完善、環境清雅,並具有臺灣第一座雨水、污水分流的下水道系統,在臺灣的都市建築史上有其特殊的意義。如今光復新村經過修復活化再利用,成了文創園區,可以在街道巷弄找到各種不同的裝置藝術。 --------------------------------------------------------------------- 光復新村 ☉方群 在歷史的回聲裡我看見你們凌亂的腳步,翻過 一座座燃燒的山頭,穿越 一道道熾熱的壕溝,坐下來 在福爾摩沙微凸的腰部 用苦澀之後的回甘 構思一片未來的藍圖 閒坐的歲月緩緩裹上幾層逾期的糖粉 故鄉是某種被輕易複寫的味道 回憶無言縱橫脊背 寄不出的家書匆匆寫成眼眶外的同鄉 喧囂之後,走過昔日熟悉的街道 夢是一把把錯落交疊的椅子 休息了疲憊的四肢與眼睛 喚醒來往尋覓的青春自拍棒 用含蓄的手勢和靦腆的笑容 格放一頁即將風乾的明日絮語…… --------------------------------------------------------------------- 作者簡介: ☉方群 臺北市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臺灣詩學學刊》主編。曾獲: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臺灣省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症》、《航行,在詩的海域》、《縱橫福爾摩沙》、《海外詩抄》、《經與緯的夢想》、《微言》;以及論文《臺灣新詩分類學》、《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另編有《應酬文書》、《大專國文選》、《現代新詩讀本》及《金門詩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