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人口暴增,不論何處都顯得過於擁擠,致使第二市場再度面臨維護衛生的難題。 日治明治37(1904)年,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公布相關市場管理辦法,確立市場公營原則,其中包含徵收「公共衛生費」,作為公共衛生工程的財源。此外,日人對市場的衛生環境相對於漢人有較嚴格之要求,包含清潔、採光、通風、消毒等細節,不論是建物本身、排水溝渠等外部工程,或是店鋪的飲食衛生、攤商健康管理等,皆有相關環節需注意。戰後國民政府來臺也帶來了大量人口,造成第二市場每日購物人潮擁擠,汙水遍地、垃圾成堆,許多環境衛生工作均有待加強。(詳見《市街之味:臺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