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台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沙鹿區‧電影藝術館〉篇,邀請作家蘇紹連以詩寫臺中,詩名為〈卿雲之下深波之上─沙鹿電影藝術館〉。沙鹿電影藝術館位於深波圖書館內,現址在臺中市沙鹿區鎮南路二段488 號,本館是臺中海線地區的電影院發祥地,當初規劃目的是希望保存戲院文化資產,並透過不定期放映影片、舉辦影展,引進各類型電影、紀錄片、電影原聲帶,讓民眾得以欣賞電影藝術之美,以達成推廣之效,並將沙鹿打造為具有人文氣息的電影城。 --------------------------------------------------------------------- 卿雲之下深波之上─沙鹿電影藝術館 ☉蘇紹連 卿雲之下,大肚山以西 人生有許多看不到的電影 曾經在沙鹿戲院上映 曾經在金福興戲院上映 曾經在寶宮戲院上映 深波之上,西海岸以東 人生有許多看不到的電影 為故事的情節創造影像 為人類的文化變貌紀錄 為時代的生活背景搭棚 人生有許多看不到的電影 在這裡放映,在這裡回顧 一格一格遞移的昔日光景 彷彿就是我們的生命情境 呈現導演大師的藝術風華 從默片到有聲,心弦彈奏 從黑白到彩色,鏡頭回眸 真實和虛構交織著不同世界 人生有許多看不到的電影 值得一再深情追憶並廣泛探索 就在卿雲之下,大肚山以西 觀賞動作奇幻喜劇恐怖及生命愛情 還有戰爭災難史實傳記及動畫實驗 這是人生許多看不到的電影 盡在臺灣中部小小的電影藝術館 附註│ 沙鹿戲院是公司制度,股東有陳九、李草堂、李卿雲、紀水勝等人。最 初由李卿雲租給臺中人經營,後來,陳九才租下戲院經營。李卿雲先生,沙鹿 名人,曾為臺灣紡織染整廠董事長,捐地給臺中縣政府成立沙鹿初級工業學校 ,現為沙鹿高工。 附註│楊深波先生,創立味丹企業公司。1988 年味丹企業公司響應政府「鄉鄉 有圖書館」的政策,捐資興建屬於沙鹿鎮民的圖書館,並將其圖書館命名為「 沙鹿鎮立深波圖書館」,交由鎮公所經營,在圖書館館大量收藏電影圖書及 影片,定期播映及辦講座,進而成為臺中市極具代表性的電影藝術館。 --------------------------------------------------------------------- 作者簡介: ☉蘇紹連 臺中沙鹿人,1968 年與洪醒夫、陳義芝等人創立「後浪詩社」,1974 年改為「詩人季刊社」。1971 年與林煥彰、辛牧、蕭蕭、施善繼等人成立「龍族詩社」,1992 年與向明、蕭蕭、白靈、李瑞騰等人創辦「臺灣詩學季刊社」。《吹鼓吹詩論壇》主編。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著有《驚心散文詩》《散文詩自白書》《少年詩人夢》《時間的零件》《鏡頭回眸―攝影與詩的思維》等詩書,作品多次入選年度詩選及各類詩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