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鰲峰山公園

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台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清水區‧鰲峰山公園〉篇,邀請作家蔡秀菊以詩寫臺中,詩名為〈石瀨頭少年―鰲峰山公園〉。鰲峰山公園又名清水公園,占地寬廣約60 公頃,現址臺中市清水區鰲峰路,包含運動公園、石瀨頭公園、清水鬼洞、牛罵頭遺址與紫雲巖等知名景點,是民眾假日休憩的好去處,園區內除了有兒童遊戲場、烤肉區、賞鳥區等設計規劃,還有臺灣首座國際標準場地的自行車競技場,自1999 年啟用至今,培育了眾多優秀國手。因其地形隨山勢而有所變化,民眾到此能選擇不同難度的登山路線,來享受山林中的翠綠風光。 --------------------------------------------------------------------- 石瀨頭少年―鰲峰山公園 ☉蔡秀菊 石瀨頭石籠堆疊 鋪成少年成長的路 中秋夜沖天炮互射 石瀨頭成不夜城 鬧到月亮偏西 誰都不在意 坐在石瀨頭駁崁 遠眺大甲溪橋上南北火車飛馳 車廂內是否有離鄉打拼的少年 心中充滿徬徨 日治時期 遠征南洋的臺灣特別志願兵 登二百八十八臺階 在清水神社前家族合照 武運長久旗幟在風中飄 多少骨灰與指甲從戰場送回 歷史移轉 神社拆解成了陸軍飛彈部隊營區 吆喝同伴手持蠟燭探險鬼洞 同伴發出的鬼嚎令人發麻 是否有位日本少年兵 因思慕戀人而暗自流淚 不同時代的少年啊 對未來是否同樣迷惘 2016.8.31 --------------------------------------------------------------------- 作者簡介: ☉蔡秀菊 臺中市清水區出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士、靜宜大學生態學碩士、《臺灣現代詩》主編。第一屆臺中市大墩文學新人獎、陳秀喜詩獎、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第三屆綠川個人史首獎、第18 屆榮後臺灣詩人獎。出版現代詩集、文學評論集、生態小說、散文、報導文學等多種。2009 年以《Smangus 之歌》獲國藝會長詩創作出版補助。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撰寫者
    未知
  • 創作者
    陳健訓;蔡秀菊
  • 時間資訊
    入庫日期
    2016/11/0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直轄時期/省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