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時光綠廊道的位置,在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218巷。事實上,這是另一條通往普善寺的小巷。普善寺的地址是在新生街上,而218巷貫通了這兩條平行的新生街與中山路。其實,就位於普善寺邊的218巷中,有不少世居此地的拍瀑拉族人。近年來,族群意識高漲,原住民族不但不再遮掩自己的出身,還以自身的族群為榮,拍瀑拉族亦然。同時,發展地方特色也成為顯學。「社區彩繪」於是成為社區居民展現自身特色最直接的方式。「拍瀑拉時光綠廊道」乃應運而生,於2018年彩繪完成。 從中山路一轉進218巷,即是連續三幅拍瀑拉歷史事件彩繪,其內容分別是荷蘭時期、荷人投降、明鄭時期。其後,則是台灣原住民族與平埔族分布圖。巷道其實狹窄,但花木整齊,地上清爽乾淨,牆面看不到習見的廣告招貼、噴漆,反倒是好幾戶人家壁面畫著卡通版的拍瀑拉生活風貌。全長約莫100公尺的綠廊道,終點處就是普善寺。寺前地面、外牆,同樣彩繪著卡通版人物的拍瀑拉先民生活風俗圖案。當地居民表示,未來還會再擴大彩繪的範圍。居民能夠以自我族群、所在社區為榮,毋寧是件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