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台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龍井區‧麗水漁港〉篇,邀請詩人莫渝以詩寫臺中,詩名為〈麗水漁港〉。現址於臺中市龍井區三港路65 號。麗水漁港是臺中六個漁港之一,位於臺中海線的最南端,鄰近「臺中火力發電廠」與「大肚溪口野鳥保護區」,在堤防上便能眺望整個大肚溪,於合適的季節還能一睹水鳥的風采,同時也是騎單車與欣賞日落的好景點。新設的觀景平臺與其上的建築為希臘式風格,天藍色屋頂、純白色主體、半圓形拱門,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拍照。 麗水漁港原為一座發展有百年歷史的老漁港,最初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緊鄰大肚溪出海口,故有資源豐富的潮汐生態,每當退潮的時候,可見小螃蟹等生物在泥沼之中。因受到鄰近的火力發電廠興建的影響之下,致使漁業發展日漸沒落乏人問津,幾乎不再有船隻來此捕魚,僅剩少數的膠筏停靠,後來巧妙地利用堤岸上已荒廢的海巡檢哨站改建為希臘風情藍白基調的觀景平台,再加上附近設有自行車步道,成為台中適合新人婚紗取景、觀夕照賞鳥、騎單車看海的絕佳勝地。 --------------------------------------------------------------------- 麗水漁港 ☉莫渝 秋 悄悄跟隨 到南方 說些輕旅行的故事 經過荒涼小漁村 直似廢墟遺址 屋頂倒塌,爐灶尚完整暴露 傾圮土角厝僅剩壁堵高低不一 誰家棄屋庭埕 任由船號鮮明的竹筏佔領 堤岸外,風靜無浪 海鏡廣闊平滑 不時迴鑑曾經輝煌時期的塗角堀 水裡港 已經回不去了 眾神遠颺 留下希臘藍的天空 映照 海倫寵許的靛青圓拱板窗 維納斯紅心的列隊護欄 漁港不只是漁港 貼上驛站標籤 騰出一小塊空閒,等候 我們拉對面的海平線 圈攬 托高 絕美豔紅的特洛伊夕陽 --------------------------------------------------------------------------- 作者簡介: ☉莫渝 本名林良雅,1948 年出生於苗栗縣竹南鎮中港溪畔,現居北臺灣大漢溪畔。淡江大學畢業。笠詩社詩人。2005 年出版《莫渝詩文集》精裝五冊。2007 年後,著有詩集:《第一道曙光》、《革命軍》、《走入春雨》、《陽光與暗影》;臺語詩集《春天ê 百合》、《光之穹頂》;評論集《波光瀲灩―20 世紀法國文學》、《臺灣詩人群像》、《臺灣詩人側顏》、《笠詩社演進史》等。翻譯《異鄉人》、《惡之華》、《小王子》、《石柱集》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