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為巧聖仙師廟,為陳介英先生所拍攝。 東勢街上的巧聖仙師廟至清末時,已不僅是東勢地區人民的信仰中心,也是官方機構的所在地,使得當地成為繁華一時,眾多攤商雲集的處所。至嘉慶20 年(1815 年)清廷解除進入原住民地區開墾的禁令後,就使東勢一帶成為漢人得以自由移住開墾的地方,再加上嘉慶、道光年間,中部發生多次族群械鬥事件,中部各個地方的客家移民大量的移入東勢角,讓東勢一帶漸漸成為客家人的匯聚地。 (文字摘錄自《茅埔成庄:東勢大茅埔客庄的過去與未來》,詳見關聯資源網頁)
此圖為巧聖仙師廟,為陳介英先生所拍攝。 東勢街上的巧聖仙師廟至清末時,已不僅是東勢地區人民的信仰中心,也是官方機構的所在地,使得當地成為繁華一時,眾多攤商雲集的處所。至嘉慶20 年(1815 年)清廷解除進入原住民地區開墾的禁令後,就使東勢一帶成為漢人得以自由移住開墾的地方,再加上嘉慶、道光年間,中部發生多次族群械鬥事件,中部各個地方的客家移民大量的移入東勢角,讓東勢一帶漸漸成為客家人的匯聚地。 (文字摘錄自《茅埔成庄:東勢大茅埔客庄的過去與未來》,詳見關聯資源網頁)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