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臺中公園

前人在山、海、屯、城區留下的歷史足跡,構成台中這塊瑰麗寶地,提供給後人沃饒的文化底蘊。為了記錄下這般好風景,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來呈現《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這本詩集,希冀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山海屯城之美。 本照片選自《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北區‧臺中公園〉篇,邀請作家張默以詩寫臺中,詩名為〈參天古樹擁日月──臺中公園速寫〉。臺中公園為臺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公園,興建於日治時代明治36 年(1903 年),地址為臺中市北區公園路37-1 號,其中的「湖心亭」為市定古蹟。公園內設有人工湖、亭臺樓閣、曲橋等優美造景,還有露天音樂臺、兒童遊戲區、網球場等多項遊樂設施,適合親子一同前往休閒運動,又因位於市區,交通方便,遂成臺中市一個假日闔家出遊的熱門景點。 --------------------------------------------------------------------- 參天古樹擁日月──臺中公園速寫 ☉張默 話說1949 年7 月某一大暑天 我首次看見你在日月二池的陪伴下 顯現十分怡然自在疏朗的身影 於是在往後一百七十幾天的光陰中 不論是雄雞大叫的清晨 或者是暴雨嘶吼的下午 我都樂於在你雜草叢生的小徑 獨自徘徊,觀賞當下的一切,甚或在 曲線特別加攢尖頂的湖心亭畔 高聲吟誦張繼的絕句楓橋夜泊…… ‧ 而最近一次造訪你,那是2016 年9 月21 日的正午 我被你四周濃蔭齊天的古樹驚獃了 全園小道井然,綠草如詩 水光耀眼,松鼠嬉逐…… 這座佔地4,160 坪,被譽為幸福希望的大公園 讓人置身其間,確是爽脆無比 而作為永遠指標造型帥氣的湖心亭 依舊引人熱愛激賞 不論從任何角度出發 它都是醉心攝影者心中的最愛 ‧ 嗨嗨!最後我欣然獲得小小的結論 臺中公園是臺灣中心的中心 它永遠是一條璀璨發光的綵帶 深深銘刻在廣大群眾的心中 2016.9.22 內湖 --------------------------------------------------------------------------- 作者簡介: ☉張默 張默,本名張德中,1931 年生,安徽無為人。1949 年春來臺,1954 年10 月在左營與洛夫、瘂弦創辦《創世紀》詩刊迄今。著有詩集《獨釣空濛》等18 種,詩評集《臺灣現代詩筆記》等6 種,及《水墨與詩對酌》詩畫集等。一生為詩服役,無怨無悔。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撰寫者
    未知
  • 創作者
    路寒袖;張默
  • 時間資訊
    入庫日期
    2016/11/0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出版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直轄時期/省轄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